“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,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吃到的是什么味道。”近年来,伴随着“盲盒经济”的兴起,盲盒所带来的“未知的喜悦”引年轻人追捧,成为资本追逐的“新风口”。连日来,记者调查发现,随着线下盲盒市场之间的竞争加剧,线上化趋势成新风向,各式各样的“盲盒APP”发展起来,它们多以“低价”“保底”“捡漏”等为噱头销售盲盒类商品。各地消保委发出提醒,盲盒APP的真实性和公平性存疑,商品真伪难辨,消费者应理性消费、量力而行。
近年来,“盲盒”成为年轻人的新宠。公开资料显示,中国盲盒行业市场规模已达到101亿元,具有增长速度快、增长空间大、年轻人为消费主体的特点。然而,众多盲盒APP却成为消费者“吐槽”的对象。许多消费的人在花钱以后并不能抽中所谓的手机、家电等大奖。
11月30日,记者通过软件商店下载了九款盲盒软件,这些软件的下载量少的有20万,多的达到200多万。这几款APP在软件商店中的评分在1.3分至4.8分不等,记者看出,在网友的留言评论中,关于APP的评价多为负面。
“那些说能抽到手机的就是骗你的,进去一次没抽到,来给第二次机会抽,抽到了,等我付款就变成了其他物品。”“真的是要被气死了,大家别相信什么天上掉馅饼的事情了,花39块钱买个教训吧,钱退不回来了。”
不过,在众多差评中,记者也发现了一些不同的声音。“一分钱抽到了个加湿器,无空包,好评,快递再给力点吧,等不及了。”“我算是玩上瘾了,买了快10个盲盒了,开出香水、充电宝、手办玩具、空气净化器,感觉真的很良心。”“自从朋友介绍接触了这个软件,之后另外的地方都没怎么买了!因为更多更大的实惠都在这里了,支持!”
记者打开这些盲盒APP应用后发现,每款APP中的盲盒种类在七到十八种不等,大部分都和电子数码产品有关,价值也在19.9元至199元不等。有APP声称,投入与回报比最高能达到1:81.6,具体表现为花费49元就有机会开出3999元的手机。
有消费者留言吐槽:“让我花了好几百块抽中的东西,人家几十块就能买到。”记者打开其中一个盲盒APP后发现,每款盲盒的产品品种类型不一,总体分为传说款、史诗款、稀有款、普通款四类。官方开盒概率显示,普通款的概率最高,在90%以上,倍率最高的盲盒中抽中普通款的概率甚至在99.1%,因此,以一“博”十、以一“博”百,成功与否,全凭运气加持。据记者观察,在官方推荐的39元盲盒中,32款商品中普通款有15种,标价在49元至99元不等,记者以其中59元的U盘为例查询了购物平台,同规格的商品的价值仅为41.9元。
此外,每款APP首页顶部都标注“正品保证、100%必中、不满意可回收”等字样。然而关于商品的真伪却难以辨别,记者点开盲盒软件中的普遍的问题,其中关于“商品是否是正品”这一问题,平台给出的回应为:“平台所销售产品均为正品,如您对产品真伪存在疑问,产品均接受具备法律上的约束力的正规检验测试的机构鉴定,平台不承认网络站点平台鉴别判定的结果以及私人鉴别判定的结果。”
记者注意到,“不满意能回收”在不同APP中的称呼不同,还有“不满意可以兑换”,记者通过调查了解到,所谓的“回收”是指可以将自己开出不满意的商品兑换成平台内的“钻石”。
除此之外,记者调查发现,盲盒APP中的公平性也有待考证。有平台在软件首页展示了地方公证处公证书,以此表明开盒概率的真实性。有平台还推出第三方监控,表示计算的结果平台无法更改,能保证拆盲盒过程“绝对公平”。
此外,许多盲盒平台都称新人首单有“福利”,记者发现,某盲盒软件上宣称新用户都能够花1分钱开原价99元的盲盒,然而点进去却显示要三连抽起步,需要支付198.01元。此外,该平台还推出首单全额返,但新用户第一次购买任意盲盒,只可以返还同等面值的优惠券,下一次购买盲盒时才能抵扣,商家通过文字游戏,吸引消费的人下单。
为了逐渐增强消费者的黏性,有的平台还推出七日锦标赛排行榜,主要按照每个用户单一活动周期内的开盒次数进行积分排行。排行榜前三名分别能够得到价值不等的奖品。排行榜的设立一方面增加了用户之间的互动,另一方面也激发了人们炫耀攀比的心理,加深了花了钱的人盲盒购买的沉迷。
11月30日,记者在某盲盒平台花费19.9元购买了一个盲盒,开出来一个价值39元的“足浴丸”,在申请发货时发现,平台商品满三件包邮,要想拿到商品需要再支付8元的运费。记者试图联系客服发现,平台并没有在线客服,一定要通过添加微信、QQ、发邮件进行联系。记者加了微信,发现该微信为私人账号。记者就所抽中足浴丸的商品信息向商家提问,商家表明该足浴丸是某品牌的,并给记者发来了产品信息表。但记者在各大电子商务平台未查询到该商品。同时,记者发现同类型同规格商品的价格在20元至30元左右。
记者随后将足浴丸点击“回收”,得到1425个钻石,记者用这些钻石在平台商城里购买其他物品,只能买到标价为19.9元的一款商品。至于盲盒开出的商品和钻石之间的兑换规则,平台并未提及。记者就这一问题咨询了客服,客服回应“钻石计算是公司一套算法处理的。”当记者继续追问细节,客服表示“这是一套很复杂的算法。”
记者进一步询问该算法的兑换机制是什么,客服以“商品兑换前已经都提示你能够得到多少钻石了”为由不予提供。
记者调查发现,为了推广盲盒APP,一些社交平台上暗藏着诸多APP广告。记者在某社交平台上看到,一位博主发布信息称:“居然是真的!”后面附上了“点击抽iPhone14Pro”的链接,并配图四张,分别是收到中奖消息的短信、快递物流记录、一个苹果手机包装盒、一台苹果手机。点开图片后,每张图片的下方都插入了盲盒抽奖小程序页面。
面对围观网友的质疑,该博主回应称,“点击链接就可以拆盒开箱,活动长期有效,百分百中奖,我们的奖品都是正品,抽到就会发货,不会一手交钱一手交货。”然而,记者调查发现,此前已经有网友反映某社交平台在广告推广中,密集出现类似的虚假中奖类网络诈骗信息。消费者点击链接后抽奖,几乎都会抽到所谓的“手机”,盲盒APP会诱导消费者填写手机号并支付29元至39元不等,实际上,商家发出的盲盒里面多为便宜的产品。
近日,有消费者投诉,“11月1日,我儿子通过视频软件下载了一款盲盒APP,消费539元,任何实物都没有,发现后本人与客服协商多次,无任何进展。”“我弟才14岁,用我手机看视频看到了某盲盒APP,没有人脸识别就可以直接购买,玩游戏似的2800元没了。”
记者观察到,在几款盲盒APP中,除了一款盲盒在详情页面用小字提示“谢绝未成年人使用,8岁以下未成年人禁止购买”,其他盲盒软件仅在支付页面下方提示了未成年人禁止购买。除此之外,无另外的禁止未成年人购买的提醒。
此外,记者调查发现,用户登录APP购买盲盒需要获取手机号授权,存在身份信息泄露的危险。记者登录了一款APP后,该APP多次发送带链接的短信邀请参与活动。此外,在一款盲盒软件中,七日锦标赛排行榜的前三位,需要添加微信客服才可以兑奖,并将交易引导到其他平台,有网友质疑,这存在一定的信息泄露风险,安全性存疑。
近年来,有关部门加大了对盲盒的监督管理力度。今年4月份,因暗中修改盲盒中奖概率,成都某电子商务公司被罚60万元。
今年8月份,市场监管总局网站发布关于《盲盒经营活动规范指引(试行)(征求意见稿)》的通知。征求意见稿提出,盲盒经营者应依据生产经营成本和市场供求状况,合理确定盲盒价格。盲盒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应明码标价,不得在标价之外加价出售商品,不得实施不按规定明码标价、哄抬价格、价格欺诈等违法行为。
多地消保委发布提醒,消费的人在购买盲盒时,要尽可能地选择信誉高、口碑好的商家进行交易,不轻信宣传,积极倡导树立健康向上的消费观念,理性消费,量力而行。同时,还应注意索要和留存发票等购物票据、经营者广告宣传信息等作为事后维权的凭证。此外,盲盒企业应积极履行售后服务责任,积极解决用户售后问题,采取比较有效措施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权、选择权、公平交易权、个人隐私信息保护权等,为广大购买的人提供优质商品及服务。